联系人:杨经理
电话:0577-64422587
手机:13858791581
传真:0577-64422587
邮件:515655841@qq.com
地址:苍南县钱库镇神宫桥西川路30号
网址:http://www.kensite.net
作者:匿名 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:2013-05-09 修改:2013-05-09 所属分类:公司新闻 访问统计:1201
你知道广州如今挂在家门前的门牌中,年代最久的是哪家哪户的吗?曾从事文物管理工作的广州文物发烧友崔志民,经常走遍广州的大街小巷去寻找这些正在消逝的历史见证。据他考证,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是民国中期(1928-1937)广州市公安局统一定制的搪瓷门牌,上有街名、门号和所属公安分局名称。他认为,每个门牌都是一双眼,见证着它所属的时代以及之后的一切。近日,南都记者循着崔先生的足迹,去探寻那些散落在广州深巷里的一双双“眼睛”。
永发新街2号:躲过被盗之劫
在荔湾区人民中路上九路口附近,有一条大约20米长的小巷,名为永发新街。挂着“長壽分局 永發新街 13 十三號”旧门牌的房子,如今正在装修。
在2楼暂住的李先生说,这条街上曾住着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,知道许许多多关于这条街的历史,可是不久前刚去世。老人告诉他,这里之所以叫永发新街,是民国时期一个叫岑永发的商人买下了整条街的房子而得名。解放后,岑永发把街上的房子出售给不同的人,然后移居海外。至于永发新街13号的历史,因为不知屋主是谁,无从考究。
除了13号,永发新街2号也拥有一块民国时期的门牌。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,它呈椭圆形,自上至下横写着“廣州市土地局地號牌 61 三十六年製”。据屋主许先生介绍,1957年他们一家搬来这里的时候,地号61的门牌已经在上面了,“三十六年制,指的是民国三十六年。”
许先生记得,十几年前的一天深夜,他听到门外有动静,出来看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在撬他对面屋的门牌。许先生喝住年轻人。年轻人说有一个美国人给钱让他收集这种旧门牌,说着还当场掏出200块钱给许先生做“掩口费”。许先生拒绝接受,年轻人拿着撬得的门牌赶紧跑了,街上其他的门牌因此免去一场被盗之命运。
直到上世纪70年代,许先生的房子才新钉上了“永发新街2号之一”的门牌。他说,三年前亚运前夕,政府又一次统一更换过门牌,但因为这条街的2号有两栋房,分别是隔壁的2号和自己的2号之一,而政府没有“之一”这种门牌,所以自己的房子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的门牌。
江岭北街2号:看过抗日战火
从越秀区龟岗大马路转入一条布满红砖房子的小巷,江岭北街2号就位于小巷的左侧。写着“東山分局 江嶺北街 2 二號”的旧门牌被固定在大门的右上角,除了门牌中间有一小块锈蚀,其他部位十分新净。主人在门上搭了一个雨棚,免其遭受日晒雨淋。
72岁的屋主利老伯说,这里是东山火柴厂旧址。1921年,利老伯的父亲接手了这家即将倒闭的火柴厂,靠技术和管理令其起死回生。上世纪30年代,火柴厂迁址海珠区,利父就在这个拆掉的厂房上建了一栋四层建筑,“東山分局 江嶺北街2 二號”的门牌也是那个时候安装上去的。1941年,利老伯出生,但很快因战乱而举家迁至广西,1945年才回到这里。
利老伯还记得,回来时屋里还留有好几箱针头,周围散落着药盒,“可能是被日本军用作后勤医疗站了”。幸而屋内屋外并无受损。
如今,利老伯把一楼租出去做商铺,自己和亲戚住楼上。2000年左右,街道统一更换门牌,利老伯把新门牌安装在门口另一侧,并没有把它的“前辈”变成“前任”。“老房子不拆,老门牌便不会拆。”利老伯说。
永龙坊38号:若隐若现
永龙坊是海珠区江南大道北东侧的一条小巷,如今巷内仍然留下不少民国时期建成的青砖屋,38号就位于巷子的尾端。它和江岭北街2号一样,有着一新一旧两块门牌。较旧的一块被门口的铁闸压住了一部分,只认得出“永龍坊38 三八號”这几个字。
屋主傅先生今年53岁,是在这所房子里出生的。他记得最早的时候,家里的旧门牌除了“永龍坊38三八號”,还有一块椭圆形门牌,在他小学的时候已经丢失。这么多年过去,傅先生已经记不起那块门牌上的内容,也不知是如何丢失的。上世纪80年代,傅先生家对旧房子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翻修,并在门口加装了铁门,刚好就把门牌左侧的一排字盖住了。那排字的内容傅先生以前并没有留意,问了家里其他两个人,也都说记不清了。好奇心驱使,傅先生拿来刷子想刷掉盖在字上的油漆,尝试了几次未果。
至于较新的那块门牌,傅先生记得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由政府统一安装上的。当时并无要求必须拆掉旧门牌,所以傅先生家没像别的街坊那样自行拆掉,所以旧门牌得以保存至今。
上一文章:高速路牌很“迷糊” 过往司机常犯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