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寸门牌,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同时担负着“房屋身份证”的重任,关系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,送报、送信、送快递,都少不了门牌号的指引,一旦缺失错乱将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。为了使门牌能够更好地方便居民生活,近日,新庄社区对辖区内硕房庄南地段缺失的门牌进行了统一制作,并上门为居民安装。换上崭新的门牌,家门又“靓”起来了。 □ 商报记者王骏文摄通讯员丁磊
硕房庄南是典型的城中村,住着六十多户居民,由于房屋年代较长,不少居民对房屋进行过装修翻新,部分门牌号也在翻新的过程中缺失,即使门牌保留完好的,“跳号”也是这里普遍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,比如硕房庄南44号、45号、46号就不靠在一起,还有的门上甚至同时出现3个门牌,用快递员刘先生的话来形容“没用门牌不好找,有了门牌也不一定找得到”,往往一个快件找了许久,还未能送出去。
不少居民意识到没有门牌带来的不便,开始动脑筋给自家做起了门牌,一时间涌现出不少“杂牌军”,有一些图方便的居民仅仅用粉笔在门上涂了个门牌号,时间长了,早已模糊不清。一些带"6"和"8"的吉利数字被频繁做上门牌,同一个号码甚至会在出现在好几家居民的门上。从某种程度上,自制门牌反而加剧了门牌乱象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渐渐搬入了排列整齐,管理规范的商品房居住,门牌越来越得不到大家的重视。但是对于仍旧住在小巷、弄堂里的老房子的居民来说,门牌依旧肩负着重任。整齐、清晰的门牌能免去太多不必要的麻烦。然而当门牌给我们来方便的同时,也需要大家长期的关注与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