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人:杨经理
电话:0577-64422587
手机:13858791581
传真:0577-64422587
邮件:515655841@qq.com
地址:苍南县钱库镇神宫桥西川路30号
网址:http://www.kensite.net
作者:匿名 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:2013-05-22 修改:2013-05-22 所属分类:公司新闻 访问统计:1180
70岁的陈学奎退休后的十几年间,走街串巷,收集了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的千余门牌。每一块门牌都有一段历史,他希望透过这些门牌,了解长春的历史。
“我特别喜欢长春的历史,但并没有深入研究。有一天我听到一个人说,"长春年轻,没有什么历史"。我有些不服气,我就要研究。”陈学奎说。
他从家中一堆铁箱中挪出一个,打开两个锁扣,里面一排排地码着大小各异的门牌。底色是湖蓝色或宝蓝色,门牌上的字迹有淡绿色和白色的,有的上面还标着绿底的邮政编码。
“当时大马路要拆迁,我溜达到一个派出所门口,无意中扫了一眼门牌号,这个瞬间,让我突然有了收集门牌的想法。”陈学奎说,“很多年以后,一条街路或一个建筑没有了,可能这些门牌就是唯一的见证,这段历史的见证。”
此后,只要听说哪里有拆迁计划,他就骑着自行车去,和要搬走的居民商量,要下老门牌。“这些门牌有搪瓷的,有铁的,有铝的,还有合金的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都是长春老城区的门牌,像这样的箱子我还有四五箱,现在已经收集了一千多张。”虽然有的门牌已经锈迹斑斑,有的边缘卷曲或者损坏,也有的被污渍沾染已经模糊了,但陈学奎都会小心翼翼地抚摸,“这些都是我的宝贝。”
每块门牌背后都有故事
从门牌上,陈学奎或询问、或查阅,知道了很多长春的历史。他对这些门牌的故事可谓如数家珍。
这俩门牌包得严
在一千多张门牌中,有两张门牌,他用塑料盒包得很严实。一张是椭圆形的,上面标注着“4197”,另一张是白色搪瓷的,上面不仅标着“门牌第号”,还标着家长名、家族数等。“都是上世纪30年代左右的,椭圆形的是在长春铁路医院一个居民家看到的,人家送给了我。白色搪瓷的,是在古玩市场上买回来的。”陈学奎说。
“东天街17号”
这是一张6寸照片大小的宝蓝色门牌,号码下面有一个箭头标志。“这标志是其他没有的。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的,箭头所指的方向,号码越来越大。当时东天街非常有名,是长春的大豆之路,大豆就是通过东天街1号装车,然后从这条路,将东北的大豆运到外地或者海外的。”
“东盛大街西一胡同7号”
陈学奎说,“这个门牌上,7的下面还有一个1-3的标志,这就说明7号是个大院,大院里有两排房子,这个指示的就是第一排的三号门。”
“龙嫩胡同3号”
“这个比较珍贵,是"中国光学之父"王大珩在长春的旧居。”陈学奎介绍。
“桃源路6号”
“这个门牌写错了,"源"的右边"厂"字里面不应该是"元",但这个门牌却写成了"元"。这是上世纪60年代的特定写法。”
“世林祥胡同3-6号”
“这是一个已经消失的胡同,是用鞋店的名字命名的,原来是三马路和四马路之间的一个小胡同。”
链接
改革开放后长春曾两次换门牌
长春市民政局地名处工作人员丁勇介绍,改革开放后,长春市换过两次门牌,分别是1993年和2002年。开始,编排顺序是按照数字,单双号分别在街路两侧,从小到大编排,由各辖区负责编排、制作、安装和管理。但2000年开始,全市进行了统一的门牌设置,从2002年开始,使用距离排号,门牌上的数字表示该栋建筑距离街路头有多少米。
下一文章:城市的路牌和门牌